【安徽纪检监察网】巢湖:查改结合堵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领域漏洞
“现在申报政策、办理流程都清清楚楚,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了有需要的人,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谈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报办理工作,巢湖市中庙街道的居民感慨地说。
2024年以来,巢湖市纪委监委聚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领域问题持续深化专项整治,通过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开展监督检查、起底问题线索等举措,紧盯违规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强化监督,严防养老保险资金“跑冒滴漏”。截至目前,共起底排查问题线索41件,立案36人,挽回经济损失135.6万余元。
“他家明明不在征迁范围,为何还能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坚持市镇双向联动,在严查个案的同时,督促人社等部门成立监督检查组,对全市范围内已办理失地养老保险的9万余名人员深入排查,立行立改发现问题、及时移送问题线索,深挖彻查党员干部违规办理背后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
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向市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健全完善《巢湖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巢湖市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实施办法》等制度,推动强化与资规、农业农村、财政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从源头上规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申报、办理、审核等工作。制度出台以来,全市共认定符合政策的被征地农民缴费补贴对象973人,涉及资金5158.4万元,有力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生活。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职能部门树牢‘管行业管业务必须强监管’的理念,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明查暗访,及时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巢湖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打印文章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