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纪检监察网】巢湖:按下解纷“监督键” 点亮安置“新希望”
冬夜里,巢湖市凤凰山街道安置小区内盏盏灯火闪耀,映照着居民们对新生活的期盼,让小城一隅变得温暖静好。
而在不久前,一场关于安置房维修管理的争议一度困扰着大家。“在单位分的小平房住了这些年,早就盼望着住上新楼房,没想到刚搬进去装修居然没有电。建设单位说房子移交了,社区说房子不是他们建的,物业说没有移交到位,找谁都不管用。”满心期待搬新居,却因小区移交管理“真空期”房屋不通电而搁置,群众们求助无门,倍感失落。
巢湖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在日常督查中了解到该问题后,第一时间联合市住房保障中心前往现场调查原因,发现“断电”现象系交接期间看管疏漏,他人偷盗电线电缆导致。针对该情况,迅速协调相关部门重新装缆通电,全力保障群众装修、生活用电,助力凤凰山街道199户安置群众顺利入住。
“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重新装上电缆通了电,解决了大家的心头之患,让我们顺顺利利装修搬新家。”凤凰山街道原柴油机厂老职工感激地说道。
安置房维修看似是拆迁安置工作中的“小问题”,却关乎着群众安居的幸福感安全感,是家家户户关心的“大问题”。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满意我安心”的服务理念,该市纪委监委推动职能部门积极承担安置房交付及剩余空置房的管理工作,全面排查漏水、开裂、不通电、墙皮脱落等质量问题,坚持发现到位、维修到位,今年以来,累计为市区24个安置小区及时维修房屋583套。
为全面压实安置工作主体责任,做优做实房屋安置“后半篇文章”,该市纪委监委聚焦安置房建成后的移交、管理、维修等环节中的易发多发问题,针对房屋质量不达标、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等现象,推动职能部门积极拓展工作范围,主动担起房屋移交“真空期”的管理责任、质量问题整改的监督责任、安全风险的提醒责任、多方合作的协调责任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代维修”责任。
“近四年来,巢湖市共建成38个安置小区,交付安置房27874套,其中已分配安置21485套,待分配安置6389套。”巢湖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立足监督职责,深入开展安置房分配环节突出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做到应查尽查、应改尽改,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安置难题。”